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西安石油大学关于2025年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立项申报和结题验收工作的通知

2025年04月27日 10:46  点击:[]


各院系:

为深入贯彻落实《“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等文件要求,进一步深化新发展阶段高校创新教育改革,根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管理办法》和《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2025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立项和结题验收工作的通知》要求,西安石油大学决定开展2025年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以下简称“大创项目”)立项申报和结题验收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立项事宜

(一)总体要求

1.完善体系。围绕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按照“兴趣驱动、自主实践、重在过程”的原则,构建国家级、省级、校(院)级三级创新训练计划实施体系,通过融通科学研究与教育教学,孕育学生学术精神,涵养学生学术品格,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2.培育精品。全面动员、广泛参与,坚持学科交叉融合,鼓励学生跨学校、跨学院、跨专业、跨年级组建团队,鼓励持续培育和朋辈引领,支持赛项结合、课赛一体,培育符合条件的团队参加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和“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申报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创新创业联合基金项目

(二)项目类型和类别

大创项目实行项目制管理,在类型上分为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三类,在类别上分为一般项目和重点支持领域项目两类。

1.项目类型

(1)创新训练项目。本科生个人或团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条件准备和项目实施、研究报告撰写、成果(学术)交流等工作。

(2)创业训练项目。本科生团队在导师指导下,团队中每个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扮演一个或多个具体角色,完成商业计划书编制、可行性研究、企业模拟运行、撰写创业报告等工作。

(3)创业实践项目。学生团队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下,采用创新训练项目或创新性实验等成果,提出具有市场前景的创新性产品或服务,以此为基础开展创业实践活动。

以上3种类型的项目,符合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与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的,且按照要求参加相关活动,均可在申报表中注明为“青年红色筑梦之旅”项目。省级立项向“青年红色筑梦之旅”项目倾斜。

2.项目类别

(1)一般项目申报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以下简称“国创计划”)项目,推荐数额不超过省级大创项目的1/3。

(2)重点支持领域项目。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鼓励引导大学生围绕基础学科以及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等关键领域开展创新实践,设国创计划重点支持领域项目。

重点支持领域项目本着“有限领域、有限规模、有限目标”的原则,支持具有一定创新性的基础理论研究项目和有针对性的应用研究项目持续深化研究和实践,鼓励开展新兴边缘学科研究和跨学科的交叉综合研究。研究团队要有效利用高校和社会现有的重点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大学科技园、技术中心、技术转移中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研究平台所拥有的一流学科和科研资源,积极开展前沿性科学研究、颠覆性技术创新、实质性创业实践。    

(三)项目管理

申报限额。省级大创项目实行限额申报,限额数量(详见附件1)根据各院(系)往年限额完成情况和项目完成质量进行动态调整,申报限额中包含“青年红色筑梦之旅”项目,创业实践项目校申报数不超过2项。

(四)申报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项目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大学生重要回信精神,将思政教育、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结合,把思政教育“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融合,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全面推进课程思政,涵养青年学生家国情怀;引导师生扎根基层开展创新实践,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的项目须根据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的要求,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进行报名(网址:http://cy.ncss.org.cn,具体报名时间及要求详见大赛通知)。

()有关要求

1.大创项目是实践育人的重要手段,是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造就创新创业生力军的重要抓手。各院(系)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宣传,持续引导,鼓励申报,保质保量完成好本年度大创项目申报工作

2.大创项目面向本科生申报,鼓励学生跨院系、跨专业、跨年级组建团队申报项目;鼓励学生围绕“互联网+”现代农业、“互联网+”制造业、“互联网+”信息技术服务、“互联网+”文化创意服务、“互联网+”社会服务等自主开展研究和探索。

3.申报对象:我校所有在册本科学生均可申报。重点面向本科1-3年级学生,且能在在校期间完成,立项项目将向我校2025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项目倾斜;其中,2025年国家级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在省级项目中产生,重点扶持我校2025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重点培育项目。

4.每个团队人数应控制在5人以内,项目组成员必须有明确的分工。每名学生在校期间至多主持一项项目,参与项目不超过2项,要求项目负责人在毕业前完成项目,项目组成员要如实记录研究过程和原始数据、数据处理及分析结果以备检查。

5.研究周期一般为1-2年,根据项目进展情况,项目团队可申请提前结题。

6.每个项目须至少配备1名指导教师,指导老师原则上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或硕士以上学位(鼓励高级职称老师积极参与),具有指导项目实施的能力和专业背景,能够全程跟踪项目执行情况,指导学生按预定计划完成相关研究训练内容,并取得相应的研究成果。指导教师同一年度参与指导的各级项目数量不超过2个。

7.各院(系)要认真做好2023年立项的省级和国家级项目验收工作,验收情况将作为2025年省级立项的重要参考。

8.项目经费由承担项目的学生使用,教师不得使用。

申报程序

1.自主申请。根据申报的项目类型(参考附件1)填写《2025年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申报表》(附件4-1、4-2、4-3)、《2025年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汇总表》(附件3)。

2.院(系)初审。各院(系)根据《2025年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指标分配表》(附件2)积极动员学生申报,并对申报项目进行初审、排序,在申报表中签署意见,汇总后报送实践教学(学科竞赛)管理办公室。

3.立项审核。学校将组织专家,对立项项目进行集中评审,并将立项结果予以公示,公示无异议后正式立项。

(七)其它说明

1.申报过程中,《2025年国家级与省级大创项目申报信息汇总表》,《2025年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申报表》、《2025年大学生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表》、《2025年大学生创业实践计划项目申报表》严格按照要求填写规范,如出现因信息不准确、不规范、不完整影响项目正常审核,责任由项目负责人承担。

2.鼓励参加我校2025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的项目团队积极申报。

3.2025年大创项目的立项经费将根据学校2025年专项划拨经费实际金额予以资助。

4.申报2025年大创项目团队须参加2025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

二、结题事宜

(一)结题范围

2023年立项的国创计划项目和省级大创项目。2024年立项的国创计划项目和省级大创项目满足验收要求也可提前结题。

(二)验收要求

1.国家级创新训练项目,达到以下条件之一符合验收标准。

(1)基于项目内容的、项目组学生为第一作者公开发表的核心期刊论文一项。

(2)基于项目内容的、项目组学生为第一发明人的发明专利(以获得专利申请号为准)一项。

(3)基于项目内容的、项目组学生为第一作者公开发表论文或获得的著作版权任两项。

4)以项目内容参加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获得省级银奖及以上奖励。

2.省级创新训练项目,达到以下条件之一符合验收标准。

(1)基于项目内容的、学生为第一作者公开发表论文专利或著作版权任一项。

2)以项目内容参加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获得省级铜奖及以上奖励。

3.校级创新训练项目,达到以下条件之一符合验收标准。

(1)基于项目内容的、学生排名作者前二位公开发表的论文 或专利或著作版权任一项。

2)以项目内容参加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获得校级金奖及以上奖励。

4.创业训练项目,达到以下条件符合验收标准,其中第1项为必要条件。

(1)完整的商业计划书、创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拟企业运行记录、参加企业实践活动记录、创业报告等资料。

2项目组每位成员扮演的具体角色的创业实践活动记录、 工作总结。

3)以项目内容参加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国家级项目获得省级银奖及以上奖励,省级项目获得省级铜奖及以上奖励。

5.创业实践项目,达到以下条件之一符合验收标准。

(1)创业实践项目需提供创业注册成立公司的相关法律证书、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机构注册代码、以及项目 的落地程度、市场盈利情况、市场拓展分析报告、项目整体实践成果等

2开发具有市场前景的创新性产品或者服务,开展创业实践活动相关产品、技术等成果取得专利或著作版权1项。

3基于项目内容,获得学校认定的国家B类及以上学科竞赛奖项

6.所有结题的项目需报名参加2025年“粤嵌杯”西安石油大学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

(三)团队准备材料

1.各项目团队认真填写《西安石油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结题报告》,指导老师及院填写审查意见(见附件5);

2.各项目团队提交项目研究总结报告(格式参照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并附成果材料;

3.各项目团队认真填写《西安石油大学2023年度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成果统计一览表》(见附件6)

)结题验收

1.验收形式

此次结题验收工作按照项目的学科背景,采用线下答辩形式,于2025年56日-5月16日分组进行。

2.评委组成

按照既定分组配备评委,每组评委3-5人,由各院系相关专业的督导专家、副高以上(含)职称教师、创新创业专员组成,并配备一名秘书负责统计、汇总成绩。

3.答辩要求

(1)每个项目用PPT汇报10分钟,专家提问10分钟,内容陈述由项目组一名成员进行汇报,专家提问由项目组全体成员集体作答。

(2)汇报内容:学生就本项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创新点和特色、研究成果、应用价值、成果演示给专家作以介绍。

(3)专家对项目的创新点及研究成果和有关问题进行提问,学生回答。

)答辩和评审标准

1.评分标准

答辩评审结果分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

(1)优秀:参照项目申请表,项目研究进展顺利,完成预定研究计划内容,取得显著成果,指导老师认真指导,经费支出合理,学生的创新研究能力有显著提升。优秀比例不超过小组总数的20%。

(2)良好:参照项目申请表,较好完成预定研究计划内容,取得一定成果,指导老师认真指导,经费支出合理,学生的创新研究能力有一定提升。

(3)合格:参照项目申请表,基本完成预定研究计划内容,指导教师积极指导,经费支出合理,学生的创新研究能力有所提升。

(4)不合格:参照项目申请表,未完成预定研究计划内容,没有达到结题验收标准。

2.答辩成绩

通过答辩,专家组根据项目组答辩的总体情况给出答辩评语,并按照评分标准给出答辩成绩,同时做出是否同意该项目结题的评定。

其它事项

1.项目研究成果的知识产权、专利权人为学校。公开发表论文、专利、著作版权等第一署名单位必须是西安石油大学。

2.2023年国家级、省级项目报销工作截止2025年7月1日,之后将不再受理。

三、材料报送

(一)立项材料

1.纸质版

(1)项目组填写《2025年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申报表》(附件4-1、4-2、4-3),除封面外均双面打印。

(2)项目组填写《2025年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申报信息汇总表》(附件3);

各学院将所有申报项目信息统一汇总排序,连续编号,学院汇总的《申报信息汇总表》领导签字。

(3)以上纸质版材料均需加盖公章。一式三份。

2.电子版

(1)《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申报信息汇总表》(附件3,需提交excel格式,统一排序,按照项目推荐次序连续编号,电子文档按“XX学院-2025年大创申报信息汇总表”的格式命名)。

(2)所有推荐项目《2025年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申报表》(见附件4-1、4-2、4-3,提交pdf格式,电子文档命名格式为:XX学院+汇总表内编号+西安石油大学+项目名称。所有项目电子版存入一个文件夹,并命名为:XX学院+2025年大创项目申报表)。

(二)结题材料

1.纸质版:

(1)《西安石油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结题报告》(附件5)一式两份,双面打印,不要改变表格格式,封面右上角标注清楚项目编号,指导老师及院(系)填写审查意见、盖章;

(2)项目研究总结报告,双面打印,封面右上角标注清楚项目编号,一式两份,格式参照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

(3)满足结题条件的项目成果材料,材料右上角标注清楚项目编号。按项目编号排序,每个项目两份。

论文:需提供论文原文、发表的期刊封面、目录页(若未见刊,原则上只接受注明具体发表日期、期数、版面及已付款的录稿通知,并显示论文知网收录);

专利:需提供专利号、专利受理通知书、申请人姓名;

软著:需提供软著登记证书、申请人姓名;

竞赛获奖:需提供项目研究周期内获得的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省级证书复印件。

(4)以院系为单位的《西安石油大学2023年度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成果统计一览表》(附件6),一式二份,注明报送人、联系电话,院系盖章;

(5)各组答辩成绩汇总表(附件8),一式二份,注明报送人、联系电话,院系盖章;

(6)答辩现场工作照片2-3张;

2. 电子版:以学院为单位同纸质版要求一样将《西安石油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结题报告》、研究总结报告、成果材料(包括论文、设计、专利以及相关支撑材料)、院系成果汇总表(见附件6)各组答辩成绩汇总表(附件8)电子版发送到指定邮箱。所有项目电子版存入一个文件夹,并命名为:XX学院+2023年大创项目结题验收资料

3.各组秘书汇总整理本组所交材料,以院系为单位,以项目编号为序

(三)报送时间

2025年5月16日前,各院(系)将所需材料单位签字并盖章报送至博览楼233A实践教学(学科竞赛)管理办公室;电子版同步发送至syjxk@xsyu.edu.cn。因需制作答辩背景和易拉宝,各院(系)需在2025年4月30日前提交结题验收分组答辩安排(附件7)。

(四)联系方式

联系人:何康宁   魏芬

 话:029-81469079


附件:1.2025年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立项数量限额表

  2.2025年国家级与省级大创项目申报信息汇总表

3.2025年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结题验收情况数据统计表

4-1.2025年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申报表

4-2.2025年大学生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表

4-3.2025年大学生创业实践计划项目申报表

5.西安石油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结题报告

   6.西安石油大学2023年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成果统计一览表

   7.2023年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结题验收分组答辩安排

   8.2023年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分组名单(成绩汇总表)





教务处 

2025年4月27日




   

1


下一条:关于做好第十七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年会准备工作的通知

关闭

版权所有©西安石油大学创新创业中心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沣京工业园,邮编:710300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处